供应链管理机制缺陷
中国联通在千元智能终端供应方面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基层营业厅常面临热门机型缺货困境,如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联想A60、酷派W706等机型缺货率高达80%,但总部仍要求完成2500万台年度销售任务。这种「强考核、弱供给」的供应链模式,导致用户体验与考核指标严重脱节。
市场需求预测偏差
技术迭代加速暴露联通预测体系短板。4G时代因基站建设滞后错失市场先机,2022年数据显示其4G基站数量仅为移动的40%。5G推广期又出现终端适配能力不足问题,部分5G机型交付周期比竞争对手延长30-45天。
库存策略与渠道失衡
库存管理存在「两极化」矛盾:
- 核心城市过量囤积滞销机型
- 县域市场刚需机型持续缺货
这种区域分配失衡导致2023年县级用户投诉缺货占比达67%,而一线城市库存周转率跌破警戒线。
市场竞争加剧压力
移动、电信通过终端补贴策略抢占市场:
- 移动年均投入百亿补贴4G/5G终端
- 电信推行「宽带+手机」捆绑销售
相较之下,联通2024年终端补贴预算缩减12%,直接削弱渠道商备货意愿。
内部管理效能不足
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目标冲突:
指标类型 | 权重占比 |
---|---|
用户增长 | 45% |
库存周转 | 20% |
终端销量 | 35% |
这种考核机制导致大区经理为完成销量指标,往往选择牺牲库存健康度。
中国联通产品缺货本质是系统性运营问题,涉及供应链响应、市场预判、资源调配等多维度能力短板。解决路径需建立动态供需预测模型,优化「总部-区域-渠道」三级库存网络,并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强化终端生态建设。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0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