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近期多地联通宽带用户反映,访问网页时频繁弹出运营商推广页面,部分流量被强制跳转至商业广告链接。据第三方安全机构监测,此类HTTP劫持行为呈现区域性集中爆发态势。
技术原理分析
宽带劫持主要通过对传输层协议进行中间人攻击实现,常见技术手段包括:
- DNS污染与域名劫持
- HTTP响应注入广告脚本
- HTTPS中间证书攻击
攻击类型 | 占比 |
---|---|
DNS劫持 | 42% |
内容注入 | 35% |
协议降级 | 23% |
用户影响评估
隐私泄露风险呈三级扩散:
- 浏览记录被商业机构采集
- 账户cookie可能遭窃取
- 支付环节存在中间人攻击可能
法律监管现状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但当前针对流量劫持的司法解释仍存在技术认定难题,维权成本居高不下。
防护解决方案
用户可采取的主动防御措施:
- 启用DNS-over-HTTPS协议
- 安装可信HTTPS证书监控插件
- 向工信部电信投诉平台举报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期,亟需建立运营商行为审计机制,推动《数据安全法》实施细则落地,同时提升用户基础安全防护能力,构建多方协同的网络安全生态。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1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