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是何时被发明并投入使用的?

SIM卡于1991年在德国诞生,最初用于GSM网络身份验证。经过多次尺寸革新和技术升级,从Full Size发展到Nano SIM,并在中国等市场实现大规模应用。当前正向eSIM和5G超级SIM卡方向演进。

起源与发明

1991年德国推出了首张SIM卡,其尺寸与信用卡相当,这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突破。该卡基于GSM数字通信标准设计,最初用于欧洲电信网络的身份验证模块。

SIM卡是何时被发明并投入使用的?

技术原理

SIM卡本质上是包含CPU、ROM和加密模块的智能芯片,主要实现三大功能:

  • 用户身份识别与网络鉴权
  • 通信数据加密保护
  • 存储电话号码与短信信息

发展历程

SIM卡尺寸演变表
类型 推出时间 尺寸
Full Size 1991年 85.6×53.98mm
Mini SIM 1996年 25×15mm
Micro SIM 2003年 15×12mm
Nano SIM 2012年 12.3×8.8mm

苹果公司在2010年iPhone 4采用Micro SIM卡,2012年iPhone 5搭载Nano SIM卡,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

全球应用

中国于1995年正式启用GSM网络,中国移动开始大规模发行SIM卡。2008年3G时代实现芯片远程管理,2013年4G卡支持交通支付功能。

未来趋势

  1. 嵌入式SIM(eSIM)无需物理卡槽
  2. 5G超级SIM卡集成128GB存储空间
  3. 支持区块链加密的数字身份认证

从1991年首张信用卡尺寸的SIM卡,到即将普及的eSIM技术,这项发明持续推动移动通信安全体系发展。其演进历程不仅反映技术创新,更见证人类数字社会的构建过程。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3977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上午3:52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上午3:52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