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联通5G覆盖为何仍存盲区?

本文深度解析南京西路联通5G网络覆盖盲区成因,涉及高频信号衰减、基站部署密度、建筑结构限制等核心要素,结合实测数据揭示技术瓶颈,并提出阶段化解决方案。目前网络优化工程已启动,预计2025年底实现主干道连续覆盖。

高频信号物理特性限制

南京西路作为核心商务区,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对3.5GHz频段的5G信号形成天然屏障。5G高频段电磁波穿透混凝土墙体时衰减可达30dB,导致室内深度覆盖困难。实验数据显示,同一基站覆盖半径仅为4G网络的1/3,需通过加密基站数量弥补信号衰减。

南京西路联通5G覆盖为何仍存盲区?

基站部署密度不足

当前南京西路区域5G基站部署面临双重挑战:

  • 市政景观要求限制基站选址,现有站点60%依赖既有4G基站改造
  • 单基站建设成本较4G提升40%,涉及物业协调周期长达3-6个月

实际测试显示,恒隆广场至中信泰富路段存在17个弱覆盖点位,主要分布在建筑背街区域。

建筑结构复杂化覆盖

区域内特色建筑带来独特挑战:

  1. 历史保护建筑禁止外立面改造,无法部署室分系统
  2. 商业综合体内部存在金属装饰干扰,信号衰减提升50%
  3. 地下连廊网络需独立部署微基站,增加工程复杂度

用户需求与网络承载矛盾

工作日高峰时段监测数据显示:

2025年3月网络负载统计
时段 连接终端数 平均速率
10:00-12:00 2.3万 220Mbps
18:00-20:00 1.8万 180Mbps

用户密度达到基站设计容量的1.7倍,引发局部网络拥塞。

优化方案与未来展望

联通计划分阶段实施:

  • 2025Q2完成30个微基站部署,重点覆盖背街巷道
  • 引入AI网络调度算法,动态调整基站发射功率
  • 与商场物业合作部署5G信号增强器

专家预测通过毫米波与Sub-6GHz混合组网,2026年盲区面积可减少80%。

南京西路5G覆盖盲区是技术特性与城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微基站规模化部署和网络优化技术应用,联通承诺在2025年底前实现主干道连续覆盖,为智慧商圈建设奠定通信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62805.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上午9:38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上午9:3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