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源分析与识别
电磁干扰可分为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两类,需通过频谱分析仪进行全频段扫描。典型干扰源包括:
- 雷电等大气层放电现象
- 高压输变电设备电磁辐射
- 邻近频段通信设备串扰
硬件设备优化
传输设备应采用三级防护架构:
- 前端配置带通滤波器
- 中继节点部署信号放大器
- 终端设备采用屏蔽线缆
设备类型 | 抗干扰增益 |
---|---|
普通设备 | 15dB |
增强型设备 | 28dB |
信号编码与调制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配合前向纠错编码,关键参数配置包括:
- Turbo编码冗余度≥20%
- 自适应调制切换阈值设定
- 伪随机序列扩频处理
实时监测系统
部署分布式监测节点网络,实现:
- 信噪比动态跟踪
- 误码率阈值预警
- 干扰源定位追溯
典型案例分析
某省级骨干网改造项目通过以下措施提升18dB抗干扰能力:
- 部署智能波束成形天线阵列
- 实施时域干扰消除算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9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