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舆论引导力,筑牢主流价值阵地
安徽广电通过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答卷”等专题专栏,构建省级新媒体矩阵传播体系,实现重大主题宣传全网传播量突破3000万次。在融媒体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创新开展”融媒实训·花海砀山”等沉浸式采风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 建立145家广电新媒体协同宣传机制
- 推出《理响新时代》等14个国家级重大主题策划
- 年播公益广告313万条次,总时长4.35万小时
二、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激活本土文化IP
依托安徽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影视+文旅”创新生态。以《县委大院》荣获白玉兰奖的成功经验为基础,重点开发黄梅戏文化、徽商故事等原创IP,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皖派影视作品集群。
类型 | 代表项目 | 传播平台 |
---|---|---|
纪实专题 | 《打卡分界线》 | 全媒体矩阵 |
网络视听 | 乡村振兴微剧 | IPTV专区 |
三、构建智慧广电生态,打通城乡服务网络
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搭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融媒体云平台。在砀山等县域试点建设”广电+电商”服务站点,通过直播带货、助农专区等形式,2024年实现助农增收超2.3亿元。
- 部署5G广播技术试点应用
- 建设10个县级融媒体示范中心
- 开发”皖云”公共服务平台
四、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生发展动能
推行”事业产业双轨制”改革,建立分类管理机制。通过制播分离将非新闻类节目制作市场化,引入社会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内容工场,实现优质资源向皖北等薄弱地区倾斜配置。
五、推进跨界融合,培育新型业态集群
构建”广电+”生态圈,与文旅部门共建数字文化体验馆,开发AR徽派建筑导览等沉浸式产品。在合肥、芜湖试点建设视听产业园区,吸引短视频制作、数字版权交易等上下游企业集聚。
结论:安徽广电通过舆论阵地建设、内容创新、技术赋能、机制改革和生态重构五维突破,成功构建起”主流价值传播+智慧服务网络+文化产业生态”的转型新模式,为省级广电机构突破转型瓶颈提供了可复制的皖派方案。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9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