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规下韩综创新突围:中韩合作助推文化输出

本文探讨广电新规背景下韩国综艺通过中韩合作实现创新突围的路径,分析政策环境、本土化策略与典型案例,提出短剧出海、产学研协同等文化输出新方向,为跨文化传播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广电新规下的政策环境与挑战

2024年以来,中国广电总局对引进节目内容审核机制进一步强化,要求海外综艺节目需符合本土价值观导向。韩国综艺节目通过中韩联合制作、内容本土化改编等方式规避文化折扣现象,例如《奔跑吧兄弟》等节目通过“引进+改造”模式实现合规落地。此类合作既保留了韩综的创意内核,又融入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偏好。

中韩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中韩双方在制作流程和人才培养上形成深度协同。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韩国高校合作开设数字影像专业,培养兼具技术能力和文化理解力的复合型人才。韩国SM娱乐集团与中国平台联合开发“短剧+综艺”新形态,通过《尹stay》等节目展现文化体验场景,降低跨文化传播门槛。

代表性合作领域
  • 联合制作:分阶段剧本开发与拍摄
  • 技术共享:虚拟拍摄与后期特效
  • 市场协同:同步播出与版权运营

文化折扣的本土化应对策略

韩国综艺通过三重机制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传播损耗:一是强化情感共鸣,如《我是歌手》聚焦音乐无国界特性;二是植入本土符号,例如在美食类节目中增加中国地域饮食文化;三是利用明星效应构建跨文化认同,如邀请中韩双版本嘉宾互动。

案例:综艺IP的跨界融合

以《尹stay》为例,该节目将传统韩屋体验与明星服务相结合,疫情期间通过展现韩国宫廷饮食和非遗文化,实现“软性输出”。中国版《向往的生活》则反向输出至韩国,证明双向文化互动模式的有效性。

未来文化输出的新路径

短剧出海成为新趋势,依托网文IP和短视频平台,中韩可联合开发10-15分钟微型剧集,通过轻量化内容突破地域限制。同时需建立内容分级机制,平衡文化特色与普世价值,形成可持续的输出生态。

广电新规推动中韩合作从单一模式引进转向深度内容共创。通过产学研联动、技术标准化和受众研究,两国在文化输出领域正构建新型伙伴关系,为亚洲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5048.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上午6:51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上午6:5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