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广电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与学术方向探索

本文系统解析暨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导师团队的创新型培养体系与学术研究方向,涵盖跨学科课程设计、产学研实践平台及前沿学术成果,展现其在融媒体时代的学科建设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效。

培养模式创新

暨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导师团队推行”三位一体”培养机制,通过个性化学术规划、项目制学习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构建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阶梯式培养路径。主要特点包括:

暨大广电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与学术方向探索

  • 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度
  • 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
  • 国际学术工作坊常态化

学术方向布局

团队聚焦新媒体时代的学科前沿,形成四大特色研究方向:

  1. 智能媒体传播理论
  2. 数字影像叙事研究
  3. 跨文化视听传播
  4. 媒介融合技术创新

跨学科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安排示例
课程模块 学分要求 开课学期
媒介融合理论 3 第1学期
数字内容生产 4 第2学期
数据新闻分析 3 第3学期

实践项目支撑

通过构建三级实践体系推动理论落地:

  1. 校级融媒体创新实验室
  2. 省级重点影像创作基地
  3. 国家级虚拟现实研发中心

学术成果转化

近三年团队实现显著的知识转化效益:

  • 发表SSCI/CSSCI论文47篇
  • 承接国家级课题12项
  • 获省级以上创作奖项26个

暨大广电导师团队通过体系化的培养模式和精准的学术方向布局,不仅构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生态,更在媒介技术变革中持续产出具有学科引领价值的创新成果,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8683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午7:44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午7:44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