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广电4套如何打造本土特色节目新标杆?

泉州广电4套通过系统性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融媒体生产模式、构建四季品牌活动体系,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媒体新范式。其核心经验在于将世遗文化解码、技术融合传播与在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为地方台节目创优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深耕本土文化基因

泉州广电4套通过《走读泉州》融媒体项目,系统性挖掘156个乡镇的世遗文化、侨乡故事与海洋文明资源,建立「乡镇名片+导读人推介+特色主题」的内容架构。每季遴选典型乡镇,采用5-6集系列报道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文化挖掘方法论。

核心内容要素
  • 世遗文化解码:聚焦22处世界遗产点活态传承
  • 侨乡故事活化:通过番客楼等载体展现华侨精神
  • 海洋经济叙事:记录从赶海传统到蓝色经济转型

创新节目生产模式

构建「移动优先、全网分发」的传播生态,形成「三端四化」制作流程:

  1. 策划端:联合县区融媒体中心建立选题库
  2. 生产端:实行「1+N」编导责任制(1名主创+N名在地通讯员)
  3. 分发端:通过海博TV等平台实现矩阵传播

技术赋能传播矩阵

集成AR虚拟场景与4K超高清技术,在《人偶情》等文化节目中实现非遗数字化呈现。搭建「智慧广电」云平台,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 多终端实时互动:观众可通过弹幕参与节目编排
  • 智能媒资检索:建立闽南文化特色标签系统
  • 跨平台内容适配:自动生成竖屏版短视频

构建品牌活动体系

依托「四季泉州」IP打造全年活动矩阵,形成「四维联动」效应:

品牌活动架构
  • 春季:闽南嘉年华(非遗市集+民俗展演)
  • 夏季:海洋文化节(滨海旅游+渔业体验)
  • 秋季:山地艺术季(写生创作+生态论坛)
  • 冬季:戏剧博览会(梨园戏+木偶戏专场)

人才培养机制革新

实施「三向培养计划」:

  1. 横向跨界:与华侨大学共建影视创作基地
  2. 纵向深挖:设立「刺桐工匠」专项奖励基金
  3. 逆向孵化:通过「青创计划」扶持在地创作者

泉州广电4套通过文化深挖、技术融合与机制创新,构建起「内容创优+品牌增值+产业延伸」的生态闭环。其经验证明:地方媒体可通过激活在地文化基因、重构传播价值链,在媒体深度融合中实现差异化突围。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0134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上午12:12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上午12:12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