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近期,中国联通被多名用户指控存在“恶意开通宽带”行为,涉及未经明确授权即开通收费服务。据媒体报道,部分消费者在办理基础业务时,因合同条款模糊或系统默认勾选,导致被强制绑定宽带套餐,引发对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的广泛争议。
用户投诉案例曝光
多地消费者反映以下典型问题:
- 线下签约时未主动告知宽带附加条款
- 线上办理页面隐藏捆绑选项
- 免费体验期后自动转为收费服务
问题类型 | 占比 |
---|---|
未明示扣费 | 42% |
取消困难 | 35% |
法律与监管责任分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工信部《通信服务规范》明确规定:
- 增值业务需经二次确认
- 套餐变更应有明确提醒
用户维权途径与建议
受影响的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 保留合同、账单等证据材料
- 拨打12300工信部投诉热线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提交诉求
行业规范改进方向
运营商应建立透明化服务机制,包括:清晰标注可选服务、设置强制确认环节、优化退订流程等。监管部门需加强服务协议备案审查,定期开展专项整顿行动。
用户权益保障需形成企业自律、监管发力、消费者警觉的三重保护机制。通过完善法规执行细节和数字化监管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侵权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0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