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语音诈骗:以假乱真的新陷阱
通过深度合成技术模仿亲友声音,谎称紧急用钱或账户异常。诈骗者利用公开录音样本生成高仿真语音,配合伪造的通话背景音增强可信度。
- 典型案例:子女哭诉求救转账
- 辨别要点:要求视频验证身份
二、虚拟号码伪装:境外来电变本地号码
使用VOIP技术篡改来电显示,将国际号码伪装为公安局、银行等官方电话。近期出现可模拟本地座机号段的虚拟运营商号卡。
伪装对象 | 号段特征 |
---|---|
公安局 | +86-110-XXXXXXX |
银行 | 955XX末尾带#号 |
三、钓鱼短信升级:伪基站+短链组合攻击
新型钓鱼短信包含经过域名包装的跳转链接,点击后自动下载木马程序。近期发现利用云文档共享功能传播恶意文件的新手法。
- 不点击任何包含短链的短信
- 通过官方APP查询业务状态
四、冒充公检法2.0:视频会议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共享伪造的”通缉令”,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远程监控操作,借机获取银行U盾动态密码。
注意:司法机关不会通过视频办案,更不会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
五、防范指南:五步保护法
- 设置手机境外来电拦截功能
- 重要账户启用双重验证机制
- 定期更新支付类APP密码
-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官方应用
- 转账前通过多种渠道确认身份
面对技术升级的诈骗手段,公众需建立”延迟响应”意识,涉及资金操作时主动通过官方渠道二次验证。建议老年群体在电子设备中安装远程守护软件,与家人建立安全确认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6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