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机捆绑的长周期陷阱
运营商常以最新款手机为诱饵,要求用户签订24-36个月的高价套餐合约。这些套餐资费通常比市面同类产品高出30%-50%,且包含大量冗余服务。有用户反映,119元套餐实际使用价值不足80元,两年间多支出的费用远超手机价值。
二、预存话费的返还猫腻
预存699-2000元话费送手机的活动暗藏双重限制:
- 话费分24-36个月返还,每月到账金额不足月租1/3
- 强制最低消费条款,未达标则停止返还
三、隐形条款的连环套
业务员办理时故意隐瞒关键信息,包括:
- 合约期内禁止携号转网
- 违约金高达设备原价150%
- 捆绑宽带需另付初装费
四、分期贷款的信用风险
部分活动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完成信用购,用户需注意:
- 花呗/信用卡冻结额度远超手机市价
- 逾期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 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款项
五、第三方诈骗的升级版
离职员工冒充运营商实施新型诈骗,特征包括:
- 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
- 伪造6个8等特殊号码办理协议
- 拦截官方客服电话
消费者应对策略
签署合约前务必核实:套餐总支出=月租×合约期+预存款,对比手机官网价格;要求书面确认返还规则;通过工信部渠道投诉违规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8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