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限与最低消费限制
部分商家以赠送手机卡为名,要求签订24-36个月的长期合约,并承诺“免费”使用。实际合同中往往包含每月最低消费额度(如128元),若用户实际消费未达标准仍需按约定金额付费。例如某案例中,用户因提前解约被要求支付剩余合约期总费用的30%作为违约金。
二、预存话费与分期贷款风险
“免费”手机卡可能要求预存800-5000元话费,且存在以下陷阱:
- 预存款按月返还但不可提现,需持续使用指定套餐
- 诱导使用花呗、京东白条等分期支付,实际形成借贷关系
- 返还周期与合约期绑定,中途解约将失去剩余金额
三、隐性消费与强制绑定服务
部分套餐会默认开通增值服务,例如:
- 未告知的云电脑租赁服务(每月自动扣款115元)
- 强制绑定视频会员、流量加速包等附加业务
- 手机卡仅限特定APP使用,超出范围产生高额流量费
四、第三方合作平台资金冻结
商家可能通过第三方信用平台实施资金冻结:
- 通过芝麻信用冻结1080元作为“设备押金”
- 预授权冻结额度伪装成“信用担保”
- 未明确告知冻结期限和解冻条件
五、合同条款的模糊性与违约金
重点核查合同中的三类条款:
- 违约金计算方式(按剩余合约期或设备原价)
- 套餐变更限制(禁止降档或增加套餐)
- 设备归属权(合约期满前不可转卖)
条款类型 | 隐蔽表述 | 实际影响 |
---|---|---|
设备租赁 | “信用担保服务” | 押金不可退 |
套餐升级 | “享受优先服务” | 强制消费升级 |
结论:消费者应要求商家出具完整合同文本,特别关注费用返还机制、解约条件、第三方支付授权等条款。建议通过工信部申诉渠道(12300)或市场监管平台(12315)保留维权途径。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8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