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来电现象分析
近期大量用户反映收到以”信”字开头的网络电话(如信通、信达等),平均每日3-5次高频呼叫。数据显示这类号码多由虚拟运营商发放,具有以下特征:
- 号码位数不固定(10-13位)
- 归属地显示为境外或随机城市
- 通话质量存在明显杂音
潜在风险类型
网络安全机构检测发现,这类来电可能涉及三类风险:
- 金融诈骗:伪装银行客服诱导转账
- 隐私窃取:获取用户声音特征
- 恶意扣费:回拨即触发高额话费
类型 | 占比 |
---|---|
骚扰电话 | 58% |
诈骗行为 | 32% |
系统误拨 | 10% |
用户防范指南
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安装号码识别软件
- 拒接非常规号段来电
- 运营商开通骚扰拦截
典型诈骗案例
2023年某市居民因接听”信用贷”电话,按提示操作后被转走12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诈骗团伙通过虚拟拨号设备批量发送呼叫请求。
安全专家建议
中国信通院专家提醒:虚拟号段存在监管盲区,建议用户开启白名单模式,定期在12321平台举报异常来电。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2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