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与典型案例
近年来多地出现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违规办理宽带业务的案例。2023年某省通信管理局披露,冒名开户占比达投诉总量的17%,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件批量开通业务牟利。
二、冒名行为的三大风险
- 信用受损:欠费记录影响个人征信评分
- 财产风险:恶意套餐产生高额费用
- 信息泄露:敏感数据流入黑产链条
三、法律保障机制解析
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管理制度。《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条明确个人信息被冒用的民事责任,用户可主张赔偿。
四、用户主动防护措施
- 定期通过运营商官方APP核验名下业务
- 发现异常立即要求冻结账户并报警
- 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
五、运营商责任与改进
企业 | 生物识别验证 | 异常监测系统 |
---|---|---|
A公司 | 已启用 | 实时预警 |
B公司 | 试点中 | 人工审核 |
构建多方联动的防护体系需要用户提高警惕、运营商强化审核、监管部门完善制度,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保障共同维护通信市场秩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2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