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促销陷阱
不法分子常以“免费送电话卡”“0元领手机”为噱头,实则暗藏捆绑销售和虚假承诺。例如:
- 要求消费者购买其他商品才能领取“免费”电话卡,实际卡内话费难以正常使用;
- 宣称赠送价值1999元手机,实际捆绑36个月高额套餐,总费用达2499元。
二、个人信息泄露
诈骗团伙利用免费活动收集敏感信息:
- 要求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等资料办理领卡手续;
- 通过亲情号绑定功能,盗取家庭成员通讯录进行二次诈骗。
三、预存话费骗局
部分通讯店以“充值返现”为诱饵实施诈骗:
- 承诺每月返还话费,实际仅履行数月便关店失联;
- 利用仿冒运营商标识和虚假合同欺骗消费者。
四、非法设备诈骗
新型技术诈骗手段包括:
- 伪装成维修人员安装“黑盒子”,用于接收境外诈骗电话;
- 盗用电话手表SIM卡组建GOIP设备实施跨国诈骗。
五、低价充值洗钱
社交平台出现的“话费慢充”服务实为洗钱通道:
- 通过虚构低价充值链接诱导用户转账;
- 将诈骗资金伪装成正常话费交易完成洗钱。
面对免费话费卡诱惑,消费者应核实活动真实性,拒绝提供敏感信息。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政府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利用政策补贴实施的精准诈骗。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6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