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收费陷阱
所谓”免费”流量卡常伴随多重隐藏收费:首月免费后自动转为高价套餐,次月起月租可达原价3倍;强制捆绑增值服务费,包括短信功能费、来电显示费等基础服务。有用户反映接受免费流量后,原套餐被强制升级且无法恢复原有资费。
二、流量限制套路
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实际可用流量:
- 定向流量占比超70%,仅限特定APP使用
- 达量限速至128Kbps,视频加载需10分钟/分钟
- 夜间闲时流量计入总量,实际利用率不足30%
三、自动续费陷阱
默认开通的续费服务暗藏风险:合约期长达24个月,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次月自动升级套餐档位,未二次确认直接扣费。有案例显示用户办理”免费”流量包后,收到短信显示实际需支付20元/月。
四、虚假宣传手法
广告承诺与实际服务存在严重偏差:”全国通用”实际仅限省内使用;5G网络覆盖区域不足宣传面积的40%;优惠套餐需预存不可退还话费激活。部分运营商通过私人号码推销,冒充官方服务诱导用户。
五、维权应对指南
- 通过官方APP核查套餐明细,警惕私人号码推销
- 要求书面说明资费条款,特别关注终止服务条件
- 每月核查话费账单,发现异常立即投诉
- 通过工信部渠道投诉,办理携号转网解除绑定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6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