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流量最小的地铁线路究竟在哪里?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与南通地铁1号线并列全国客流量最小的地铁线路,日均客流均不足5万人次。前者因人口稀疏导致空车率高,后者则因城市规模未达标准仍获批建设。二者的运营困境揭示了轨道交通规划需与城市发展深度匹配的重要性。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的运营现状

作为新疆首府唯一的地铁线路,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自2019年全线开通以来,常年位列全国客流最低的地铁线路。该线路连接机场与市中心,日均客流量仅3.1万人次,即便在高峰期也能保持空座率超50%的宽松乘车环境。其低客流主要源于350万常住人口的稀疏分布,以及市民更依赖公路交通的出行习惯。

南通地铁1号线的特殊背景

2022年开通的南通地铁1号线以158万城区人口成为全国人口最少的地铁城市。该线路虽然设置28个站点,但工作日的行车间隔长达6分50秒,其建设审批得益于2018年前的政策窗口期。相较于乌鲁木齐,南通地铁因城市规模更小,单日总客流量长期徘徊在5万人次以下。

表1:低客流地铁线路对比
线路 日均客流 开通时间
乌鲁木齐1号线 3.1万 2019年
南通1号线 4.8万 2022年
郑州14号线 未公布 2019年

线路特征与客流关系

低客流地铁普遍具备以下特征:

  • 单一线路未成网络,缺乏换乘吸引力
  • 站点周边商业配套不足,如北京7号线黑庄户站被共享单车服务排除
  • 替代交通方式便捷,如昌平线巩华城站因公交分流严重

低客流线路的运营挑战

这些线路面临收支失衡困境,乌鲁木齐地铁通过延长发车间隔至10分钟以上控制成本,南通则采取阶梯票价制平衡运营压力。郑州14号线作为全国最短线路(仅3站),其6分钟的全程耗时更被质疑资源利用率。

未来规划与启示

乌鲁木齐计划通过TOD模式开发站点周边商圈,南通则试图连接长三角城际轨道提升线路价值。这些探索为低客流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本,特别是对中西部新兴城市的地铁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综合客流密度与运营数据,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和南通地铁1号线并列全国客流量最小的地铁线路。前者受限于人口基数与出行习惯,后者则因城市规模突破政策限制而产生。二者的运营实践揭示:地铁建设需更充分考虑城市实际需求,避免超前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6864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5:14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5:14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