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基础内容
北京移动与联通于2016年推出的46元套餐均包含:
- 本地1.5GB(移动)/全国1GB(联通)高速流量
- 60分钟全国通话时长
- 超出套餐流量后限速不限量
但基础流量额度远低于同期主流套餐标准,需注意运营商对”无限”的定义存在技术性限制。
二、流量限额与网速限制
隐藏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限速阈值:移动本地流量超1.5GB、联通全国流量超1GB后,网速降至128kbps(相当于2G网速)
- 断网机制:联通套餐当月累计使用6GB后直接关闭数据服务,次月恢复
- 网速体验:限速后仅支持文字传输,视频播放、网页加载等场景难以正常使用
三、地域使用限制
套餐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 移动套餐仅限本地流量享受”无限”,外地使用单独计费
- 联通全国版套餐在异地使用时不限速但会计入单独计费流量池
这意味着跨地域使用可能导致额外费用或速率下降。
四、潜在附加费用
运营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隐性收费:
- 语音通话超出套餐后按0.15元/分钟计费
- 副卡共享需支付额外月费(移动相关套餐案例)
- 特殊号段限制导致换号成本增加
五、用户实际体验评价
用户反馈显示:
- 超过70%用户认为限速后无法满足日常需求
- 约60%用户因断网机制产生额外流量费用
- 运营商解释限速为保证基站负载能力,但用户普遍认为宣传存在误导
该套餐虽以”无限流量”为卖点,但实际存在多重隐藏限制:网速衰减达98%、地域使用限制、服务中断机制及潜在附加费用。用户选择时需结合自身使用场景,重度流量使用者可能更适合传统阶梯计费套餐。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3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