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功耗需求分析
选择随身WiFi的IC供电方案前,需明确设备的核心参数:
- 最大工作电流(典型值/峰值)
- 待机与传输状态下的功耗差异
- 电池容量与预期续航时间
例如,支持5G的随身WiFi通常需要3A以上持续电流,而4G设备可能仅需1.5A。
二、供电类型选择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适配方案:
- 电池供电:优先考虑低静态电流的BUCK-BOOST方案
- 外部电源供电:选用支持PD协议的降压IC
- 混合供电系统:需配置电源路径管理芯片
型号 | 效率 | 输入范围 |
---|---|---|
TPS63020 | 96% | 1.8-5.5V |
MP2617 | 93% | 4-16V |
三、电源转换效率与散热
高效率转换IC可减少能量损耗,建议选择:
- 同步整流拓扑结构
- 带温度补偿的过流保护
- 支持动态电压调节(DVS)技术
四、成本与体积平衡
便携设备需在封装尺寸与成本间取得平衡:
- QFN封装比SOP节省40%空间
- 集成MOSFET的芯片减少外围元件
- 批量采购时关注BOM成本优化
五、兼容性与扩展性
考虑未来升级需求,应选择:
-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PD3.0/QC4)
- 可编程输出电压范围
- 具备I²C接口的数字控制IC
选择随身WiFi供电方案需综合评估功耗特性、使用场景和成本约束,建议优先选用高效率、小封装的同步整流方案,并通过实测验证系统稳定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9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