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安全主导的全面限制政策
俄罗斯政府于2024年12月宣布全面禁止通过互联网拨打手机和固定电话,该政策主要防范网络电话可能引发的黑客攻击、电信诈骗等安全风险,要求所有通信服务必须通过政府监管的标准化渠道传输。中国通过《网络安全法》建立网络防火墙,长期屏蔽WhatsApp、Skype等外国网络电话服务,仅允许符合本地数据存储要求的应用运营。伊朗自2019年起强制互联网公司将服务器数据驻留本国,导致国际网络电话服务无法正常使用。
二、数据本地化与准入审查机制
多国通过立法强化数据主权管控:
- 中国要求外企设立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数据存储和处理必须通过本地服务器
- 俄罗斯自2018年实施数据本地化存储政策,导致Telegram、Signal等应用受限
- 南非要求VoIP服务商必须接受网络基础设施审查,限制国际网络电话质量
这些措施形成了对外国网络电话服务的准入壁垒。
三、政府专用通信工具强制要求
法国政府2023年要求公务员卸载Signal、WhatsApp等应用,改用国产软件Olvid。加拿大在政府设备中禁用WeChat,中国党政机关则全面使用国产加密通信系统,这类政策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缩小网络电话使用范围。
四、传统电信市场保护措施
南非政府为保护电信运营商利益,限制VoIP服务质量标准,要求国际通讯应用缴纳专项许可费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虽然允许网络电话运营,但通过”轻手管理”政策要求其承担与传统电话相同的服务义务。
五、国际局势驱动的动态调整
俄罗斯2024年新增9款禁用通信软件清单,包括Discord和Snapchat,反映其政策随地缘政治变化而升级。欧盟虽未直接管制网络电话,但通过《数字市场法》强化对跨境通信服务的审查权限。
当前全球网络电话监管呈现两极分化:网络安全需求推动中俄等国的严格准入制度,西方国家更多采取局部限制保护数据主权,发展中国家则普遍关注传统电信市场保护。这些政策既反映各国数字主权诉求,也揭示了国际通信规则重构的趋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9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