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启动靓号回收政策引争议,用户权益保障成焦点

电信运营商近期推出的靓号回收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用户质疑运营商单方面修改服务条款损害其合法权益。争议焦点集中在协议透明度、号码财产属性认定及格式条款有效性等方面,事件折射出电信服务协议中的权利失衡问题。

政策背景与实施规则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期推出靓号回收新规,要求尾号AAAA、ABCD等特殊组合号码在合约期满后需满足月消费3倍保底要求,否则将被强制收回。该政策适用于所有未签署终身保有协议的用户。

回收规则摘要
  • 合约到期后30日内未续约
  • 月消费未达原套餐3倍标准
  • 号码闲置超过90天未激活

用户反对声浪

大量用户在社交平台投诉称,当初办理时未被告知限期使用条款。有用户表示:”使用十年的号码突然要被回收,相当于强制剥夺数字资产”。

主要投诉类型
  1. 协议条款不透明
  2. 消费门槛设置过高
  3. 号码情感价值被忽视

运营商回应

运营商回应称该政策旨在优化号码资源配置,强调已通过短信告知用户。但用户提供的截图显示,通知内容未明确标注关键条款。

法律争议焦点

法律专家指出争议核心在于《电信条例》第二十六条与《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冲突,格式条款有效性成为关键。

用户维权建议

消协建议用户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 向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投诉
  • 申请号码使用权司法确权
  • 联合发起集体诉讼

此次事件折射出电信服务协议中权利不对等问题,如何在号码资源优化与用户财产权保护间取得平衡,需要监管部门、企业和用户三方共同协商解决。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8499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3:41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3:4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