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号套餐的营销套路与话术诱导
近年来,联通用户频繁遭遇“免费升级套餐”“限时优惠”等话术诱导,实则暗藏资费陷阱。部分营销人员通过电话谎称“套餐优惠即将失效”,催促用户升级套餐,但实际原套餐可自动延续。更有案例显示,用户被承诺“免费赠送流量包”,次月却出现隐性扣费,客服事后仅以“沟通误会”搪塞。
系统权限漏洞与内部操作失范
运营商内部系统权限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 员工仅凭身份证号即可后台开通业务,无需短信验证码
- 代理商为完成指标批量开户,误操作常成借口
- 电子签名可被伪造,协议生效流程形同虚设
用户维权困境与退订阻力
用户发现异常后常面临多重阻碍:
- 客服无法提供业务开通凭证,仅强调“系统显示已同意”
- 退订需层层审批,线上渠道功能缺失
- 费用追讨需自行举证,老年群体维权难度更高
整改措施与行业反思
联通虽在部分投诉中承诺整改,但核心问题仍未解决:
- 代理商考核机制仍与开卡量挂钩,导致违规操作
- 增值业务开通流程缺乏双重验证
- 监管部门未建立常态化抽查机制
当前需推动运营商重构权限管理体系,强制要求业务开通时进行人脸识别或短信二次确认,并将用户投诉量纳入代理商评级指标。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70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