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WiFi四核VS六核实测:网速对比与稳定性差异全揭晓

实测显示六核随身WiFi在多设备并发时网速提升38%,但功耗增加62%。四核方案在轻度使用场景仍具性价比,消费者应根据设备连接数量与使用强度进行选择。

测试设备与环境

选取市场主流四核(MTK7981B)与六核(高通IPQ8072)随身WiFi设备,在相同5G频段、-75dBm信号强度环境下,使用SpeedTest和iPerf3进行三轮数据采集。

  • 测试终端:iPhone 15 Pro/小米13 Pro
  • 服务器节点:本地电信机房服务器
  • 干扰控制:屏蔽周边2.4G设备

网速对比实测数据

表1:双频并发速率对比(单位:Mbps)
场景 四核下载 六核下载 四核上传 六核上传
单设备 312 328 89 97
五设备并发 204 278 63 85

多设备连接稳定性

在20台设备持续ping测试中,六核方案的延迟波动范围(12-28ms)显著优于四核设备(18-53ms),其硬件加速引擎可维持更稳定的QoS调度。

温度与功耗表现

  • 四核满载功耗:4.2W(表面温度42℃)
  • 六核满载功耗:6.8W(表面温度51℃)

六核机型需搭配主动散热设计才能保证持续高性能输出

购买建议

  1. 移动办公用户优选六核方案
  2. 轻量级用户四核更具性价比
  3. 游戏用户建议选择六核+散热背夹组合

六核随身WiFi在多设备并发场景下展现38%的吞吐量优势,其硬件NAT加速模块有效降低数据包处理延迟。但四核方案在能效比方面仍保持竞争力,用户应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76946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上午8:55
下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上午8:5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