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原理与架构
随身WiFi通过内置4G/5G模块建立互联网连接,监控设备通过WiFi热点接入网络。典型架构包含:
- 前端监控摄像头/传感器
- 随身WiFi主机
- 云存储服务器
- 用户终端设备
流量需求测算方法
流量消耗主要取决于:
- 视频分辨率(720P约消耗1GB/日)
- 画面刷新频率(30fps比15fps高50%)
- 数据存储方式(云端同步>本地存储)
设备类型 | 日均流量 |
---|---|
1080P摄像头 | 2.5-3GB |
温度传感器 | 10-50MB |
设备选型建议
选择设备需注意:
- 支持5GHz频段的双频路由器
- 内置SIM卡槽的设备
- 最大连接数>监控设备数量
安装配置步骤
- 插入物联网SIM卡并激活设备
- 设置WPA2加密的独立SSID
- 配置端口转发规则
- 绑定云服务平台
常见问题解答
Q:夜间流量会增加吗?
A:具备红外功能的设备在夜间会产生额外20%流量
Q:多设备如何分配带宽?
A:建议通过QoS功能设置优先级
随身WiFi为移动监控系统提供灵活组网方案,建议选择支持5G网络的设备,并根据监控规模配置≥50GB/月的流量套餐。定期检查设备固件更新可确保传输稳定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77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