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SIM卡出售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本文系统分析实名认证SIM卡交易可能触发的个人信息侵权、刑事犯罪认定、合同违约赔偿及行政监管处罚等多维度法律风险,揭示该行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的多重合规挑战。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未经授权处理他人身份信息可能面临民事赔偿及行政处罚。出售已实名SIM卡时,若包含原用户身份证号、人脸数据等敏感信息,将直接违反以下规定:

  • 违反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信息
  • 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 擅自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

非法买卖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53条明确将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列为犯罪行为。司法实践中,批量倒卖实名SIM卡可能涉及:

  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3. 诈骗罪共犯认定
2022年典型案例数据

合同违约纠纷

电信服务协议通常约定SIM卡不得转售,运营商可依据《合同法》第107条主张违约责任,包括:

  • 终止通信服务
  • 追缴优惠资费差额
  • 列入行业信用黑名单

监管行政处罚

依据《电信条例》第59条,工信部可对违规主体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具体执法标准包括:

  1. 单次交易数量超过5张
  2. 涉案金额超过5000元
  3. 造成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实名SIM卡交易链条涉及多方法律责任主体,从信息保护到刑事犯罪存在多重风险边界,相关从业者应严格遵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新型规制要求。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78292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下午2:27
下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下午2:27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