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2025年工信部升级实名制政策,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修订案强化身份核验机制。新规要求运营商建立「三重交叉核验」系统,涵盖生物特征采集、号码活性验证和证件真实性比对,确保用户身份信息与公安部数据库完全匹配。政策特别针对高频换卡、异常流量等风险行为实施大数据动态监控。
二、实名制电话卡办理条件
根据新规要求,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 大陆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人脸识别核验
- 未成年人:监护人持户口簿现场办理,需录入双人生物信息
- 外籍人士:护照+公安机关签发的居留许可(有效期6个月以上)
禁止代办非亲属关系号码,转售企业需通过运营商资质审核方可开展代理业务。
三、安全办理流程指南
2025年办理流程分为三类场景:
- 线下办理:携带证件至营业厅完成指纹/虹膜采集(误差率≤0.0001%)
- 线上办理:运营商APP需通过活体检测+近3个月通话记录验证
- 特殊群体办理:外籍人士需签署《在华通信声明》并绑定临时号段
所有渠道均需在48小时内完成工信部备案平台二次核验。
四、防范诈骗注意事项
近期出现冒充网信办要求转账的新型诈骗手段,需特别注意:
- 拒绝任何要求共享屏幕的远程操作请求
- 警惕声称「号码异常停机」的恐吓话术,官方不会要求线上转账
- 每月通过「工信部反诈平台」核验名下号码状态
若接到虚拟号段(如170/171开头)的「实名认证」要求,应立即挂断并举报。
五、违规使用后果警示
非本人使用电话卡将触发联动惩戒机制:
- 金融惩戒:关闭快捷支付功能,非柜面交易限额5000元/日
- 通信惩戒:冻结所有关联互联网账号,禁用短信端口3年
- 信用惩戒:纳入电信诈骗黑名单,影响签证及银行业务
涉案号码持有人5年内禁止办理新入网业务。
结论:新规通过生物识别与大数据构建双重防护网,用户应主动配合身份核验,拒绝转借电话卡,定期通过官方渠道核查号码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通过「工信部反诈平台」申诉,共同维护通信网络安全。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81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