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收费四大套路
近期多地消费者投诉随身WiFi存在以下收费陷阱:
- 套餐自动续费:首月低价吸引,次月起自动扣费升级
- 设备押金陷阱:承诺返还押金却设置多重门槛
- 流量虚标:宣传无限流量但实际限速阈值极低
- 服务费叠加:强制捆绑安全防护等冗余服务
真实消费陷阱案例
深圳王先生购买的99元包年套餐,使用三个月后收到额外扣费通知,运营商解释称:
- 基础套餐仅含100GB高速流量
- 超出部分按10元/GB计费
- 设备维护费每月另收15元
五步避坑指南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权益:
- 工信部网站查询设备入网许可
- 全程录制开箱激活过程
- 使用第三方软件监控流量
- 关闭支付平台自动扣款
- 保留宣传页面截图证据
法律维权建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遭遇欺诈可:
- 向12315平台提交消费凭证投诉
- 要求经营者提供计费系统检测报告
- 发起集体诉讼主张三倍赔偿
消费者应提高对物联网设备资费模式的认知,监管部门需建立随身WiFi行业白名单制度,从源头遏制消费陷阱的蔓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81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