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灿阳为何被全网通缉?背后有何隐情?

2018年抖音短视频引发的徐灿阳全网通缉事件,本质是网络亚文化符号的意外传播。该事件持续发酵七年,折射出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失控性与群体行为的复杂性,引发对网络伦理与法律边界的深刻思考。

一、事件起源:一则短视频引发的狂欢

2018年10月,抖音平台上一则六人组拍摄的宣誓视频意外走红。视频中年轻人以夸张姿态对天地立誓”要有钱”,徐灿阳作为最后自报姓名的参与者,因其独特的名字引发全网搜索热潮。这种无厘头的集体创作本属网络亚文化现象,却因参与者真实姓名的公开产生戏剧性转折。

徐灿阳为何被全网通缉?背后有何隐情?

二、全网通缉现象的深层逻辑

  • 符号化传播:徐灿阳三字符合”ABB”式姓名结构,具备天然的传播记忆点
  • 集体创作狂欢:网友自发制作”通缉令”表情包、二次创作视频
  • 社交货币效应:参与者姓名成为特定圈层的身份认同暗号
事件传播数据曲线图

三、当事人真实身份揭秘

经多方查证,该徐灿阳与2025年2月某刑事案件中遇害男童阳阳(化名)无关联。视频拍摄者系普通大学生群体,事件发酵后当事人已删除原视频,但网络模因已形成自主传播态势。

四、网络暴力与法律边界

  1. 部分网民制作带有侮辱性质的”通缉令”涉嫌侵犯肖像权
  2. 未经核实的关联谣言造成当事人社会评价降低
  3. 平台算法助推导致事态失控的监管责任

事件启示

这场持续七年的网络迷因狂欢,折射出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从娱乐玩梗到群体失控的演变过程,既展现了网络文化的创造力,也暴露出数字伦理建设的紧迫性。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与维护个体权益间寻求平衡,仍是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83172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上午8:19
下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上午8:19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