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数据的真实性疑云
第三方测评机构数据显示,超过60%的随身WiFi产品存在网速虚标现象。实际测试中发现,某平台标称150Mbps的设备,在信号满格环境下最高仅达72Mbps。测评中的常见水分包括:
- 实验室环境与真实场景的数据混淆
- 未标注测试设备的连接数量限制
- 续航时间以最低功耗模式计算
虚标参数的三大套路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厂商通过技术手段规避检测:
- 使用特殊固件临时提升峰值速度
- 电池容量标注包含充电宝功能容量
- 覆盖范围按理论最大值宣传
参数类型 | 平均虚标率 |
---|---|
网络速度 | 43% |
电池容量 | 28% |
设备重量 | 15% |
暗藏猫腻的品牌案例
市场监管部门2023年抽查发现:
- 品牌A宣传”5G全网通”实际仅支持4G频段
- 品牌B标注的6000mAh电池实测容量仅4200mAh
- 品牌C声称的”超广覆盖”在隔墙后信号衰减达70%
消费者避坑指南
选购时应重点注意:
- 核查工信部入网许可证编号
- 要求商家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 优先选择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的品牌
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测试标准,消费者应提高参数辨别能力。建议选择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厂商的直营产品,避免购买价格明显偏离市场均价的所谓”网红爆款”。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84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