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政策要求
近期工信部要求中国联通对部分流量卡用户启动人脸核验流程,用户需通过APP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该措施源于2023年《关于加强信息通信行业用户实名登记管理的通知》,要求运营商强化二次实名认证,打击电信诈骗与非法转售行为。
新规具体条款解读
根据工信部第15号文件第三章规定:
- 预付费用户激活后30日内需完成身份核验
- 高风险号码需采用生物特征验证
- 存量用户分批实施补充认证
运营商 | 验证方式 | 截止期限 |
---|---|---|
中国联通 | 人脸+身份证拍照 | 2024年3月 |
中国移动 | 线下网点核验 | 2024年6月 |
用户拍照要求的合规性分析
法律专家指出该措施符合《网络安全法》第24条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属于履行法定职责范畴。但部分用户质疑:
- 生物信息采集的必要性边界
- 数据存储周期的透明度
- 特殊群体(如老年人)的操作障碍
隐私保护争议焦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运营商信息泄露投诉量同比上升17%。尽管联通声明采用国密算法加密存储,仍有用户担忧:
- 第三方合作商的数据调用权限
- 身份核验与商业营销的潜在关联
未来政策优化建议
行业研究者建议建立分级验证机制:
- 低风险用户采用短信验证
- 建立生物信息定期删除机制
- 开发无障碍核验通道
工信部的新规在打击犯罪与用户权益保护间寻求平衡,但需完善执行细节。建议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隐私泄露风险,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身份核验体系,兼顾安全与便利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25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