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产业链浮出水面
近年来大量虚拟运营商电销卡通过社交平台匿名流通,这些卡片以”防封号””高频外呼”为卖点,却始终无法查询到实际归属企业。记者调查发现,其销售网络呈现三级代理模式,最终货源指向少数技术团队。
- 虚拟运营商资质获取
- 通信系统技术开发
- 多层代理分销体系
- 终端用户违规使用
匿名销售的三大手段
这些电销卡卖家普遍采用特殊运作方式:
- 使用境外服务器搭建交易平台
- 通过虚拟货币完成资金结算
- 采用即时通讯工具单线联系
某匿名从业者透露:”上家要求必须现金交易,所有通讯记录当日删除。”
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
现行《电信条例》虽明确要求电话用户实名登记,但对代理销售渠道缺乏有效约束。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查处违规电销卡案件中,65%涉及冒用他人身份信息。
典型案例追踪
时间 | 案件类型 | 涉及金额 |
---|---|---|
2022.08 | 非法获取公民信息 | 320万元 |
2023.05 | 电信诈骗工具提供 | 680万元 |
治理难题如何破解
专家建议从三方面加强监管:
- 建立虚拟运营商连带责任制
- 强化物联网卡生命周期管理
- 完善电子证据固定机制
电销卡乱象暴露通信监管体系存在漏洞,亟需建立多方联动的溯源机制。只有斩断非法利益链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电信网络犯罪蔓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36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