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销卡滥用现状
2023年工信部数据显示,骚扰电话投诉量中72%涉及电销卡。这类以企业名义批量办理的通信卡,因资费低廉且规避个人号码监管,成为灰色产业的首选工具。
屡禁不止的三大根源
- 运营商绩效考核与开卡量直接挂钩
- 虚拟运营商为抢占市场放松资质审核
- 违法成本低于监管罚款金额
某省通管局调研发现,违规电销卡平均生命周期仅11天,但单卡日均拨打量可达300通,形成”快速报废+批量补办”的恶性循环。
监管体系现存漏洞
- 跨省协同监管存在信息壁垒
- 二次号码转售缺乏追踪机制
- AI外呼设备未纳入强制认证
技术破局路径
区块链号码溯源系统在浙江试点中,实现开卡信息、通话记录、设备IMEI三码绑定,使违规号码追踪效率提升40%。基于机器学习的话术识别模型,可实时拦截涉诈话术。
多方协同治理方案
- 建立运营商开卡质量追责机制
- 将电销设备纳入3C强制认证
- 设立全国统一的号码信用评级库
根治电销卡滥用需构建”技术防御+制度约束+市场调节”的三维治理体系,通过强化运营商主体责任、完善智能监管工具、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实现长效治理。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42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