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成常态
部分商家通过伪造运营商授权书、篡改套餐详情页截图等方式,将实际仅含5GB的套餐包装成”无限流量”。更有甚者使用”永久有效”等绝对化用语,实际套餐有效期仅3个月。
条款模糊藏猫腻
欺诈套餐常见隐藏条款包括:
- 限速条款:使用超过10GB后降速至128kbps
- 地域限制:仅限省内使用标注为全国通用
- 绑定条款:需连续充值12个月方可生效
低价诱导套路深
9.9元/月的”爆款套餐”实际包含:
- 首月优惠价,次月起恢复原价39元
- 需预存100元话费才可开通
- 流量仅限夜间23:00-7:00使用
维权困境待破解
消费者遭遇欺诈后常面临举证困难、运营商与商家相互推诿、平台投诉流程复杂等问题。部分商家采取更换店铺名称、下架商品链接等方式逃避责任。
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核验套餐真实性,保存完整的交易记录和宣传截图。平台需建立更严格的资质审核机制,监管部门应要求商家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关键条款。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53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