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介质特性
同轴电缆采用铜导体与绝缘层组成的同心结构,其理论带宽上限约为1GHz。相比光纤的THz级传输能力,物理层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的天花板。
信号衰减机制
高频信号在电缆传输中会产生趋肤效应:
- 频率越高导体电阻越大
- 每百米衰减量达3dB以上
- 需大量中继放大器补偿损耗
多用户共享架构
广电网络普遍采用HFC混合架构:
- 光纤骨干网连接区域节点
- 同轴电缆覆盖最后1公里
- 单节点平均承载500+用户
干扰抑制瓶颈
电缆屏蔽层难以完全隔绝电磁干扰:
类型 | 影响频率 |
---|---|
无线电波 | 5-30MHz |
家电脉冲 | 0.5-5MHz |
技术升级滞后
DOCSIS标准演进缓慢:
- 3.1版本2013年发布
- 4.0版本2020年商用
- 对比光纤PON技术代差达5年
同轴电缆在物理带宽、信号保真度和抗干扰能力上的固有限制,叠加网络架构与技术迭代的滞后性,共同制约了广电宽带的传输速度。向光纤化改造是突破瓶颈的必然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5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