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事件概述
2017年,常州电信宣布调整宽带资费政策,涉及套餐价格、带宽标准及合约期限等内容。此次调整被认为是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的举措,但引发了用户广泛不满,尤其针对“隐性涨价”和“服务缩水”的质疑声持续发酵。
资费调整具体内容
调整方案主要包括:
- 原低价套餐(如100M/年付)取消,最低档套餐价格上浮15%
- 新套餐绑定两年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免费公网IP服务改为付费增值项目
用户争议焦点分析
争议集中在三方面:
- 价格涨幅与服务质量不匹配,用户实测网速未达承诺标准
- 合约期限制被指侵犯消费者选择权
- 老用户无法延续原有优惠套餐,涉嫌区别对待
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回应
常州电信声明称调整符合市场规律,但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介入调查,要求企业:
- 公开带宽分配技术细节
- 明确违约金计算依据
- 保留基础套餐过渡期
社会舆论与后续影响
事件引发行业资费透明化讨论,消费者协会收到集体投诉327件。同期其他运营商暂缓类似调价计划,国家发改委将电信服务纳入重点价格监测领域。
结论与反思
此次争议暴露通信行业服务协议不对等问题,企业需在市场化运营与公共服务属性间寻求平衡。事件推动工信部于2018年修订《宽带接入服务规范》,强化用户权益保障条款。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