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复用机制
广电宽带采用运营商级网络地址转换(CGNAT)技术,通过复用联通的基础网络设施实现互联网接入。这种资源复用模式直接导致IP地址显示为联通运营商。
运营商 | 自有IP占比 | 合作方 |
---|---|---|
广电 | 35% | 联通 |
联通 | 98% | – |
骨干网合作架构
广电宽带与联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享以下网络基础设施:
- 省级核心路由器
- 国际出口带宽
- DNS解析节点
这种深度合作使得用户流量会经过联通的网络节点,导致IP归属识别出现偏差。
IP地址分配策略
广电采用动态IP分配机制,具体流程包含:
- 用户发起网络请求
- 区域网关分配联通IP池地址
- 建立NAT会话映射
该策略导致IP数据库将地址识别为联通所有。
用户识别与定位
第三方IP定位数据库更新周期通常为3-6个月,难以实时反映广电自建网络的发展情况。主要识别误差来源包括:
- AS号注册信息滞后
- IP地理围栏未更新
- 网络运营商字段匹配规则
广电宽带IP显示为联通运营商的现象是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下的技术性结果。随着广电自建骨干网的完善,这种情况将逐步改善,但短期内仍会存在运营商识别偏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6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