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的基础识别机制
移动网络通过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ICCID(集成电路卡标识)双标识符区分主副卡。每张SIM卡包含以下核心信息:
- 19位IMSI码:前三位为移动国家代码
- 20位ICCID码:记录制卡商和地区信息
- 128位加密密钥:用于身份验证
主副卡的数据传输路径
当双卡终端发起网络请求时,基带处理器通过以下流程处理:
- 调制解调器激活目标SIM卡槽
- 读取APN(接入点名称)配置参数
- 建立独立的数据承载通道
类型 | 频段优先级 | QoS等级 |
---|---|---|
主卡 | 1900MHz | Class 1 |
副卡 | 2100MHz | Class 2 |
流量数据的协议封装
网络层通过协议栈进行数据区分:
- IP包头包含设备IMEI标识
- GTP隧道协议标注SIM卡索引
- Diameter协议传输计费信息
基站的信号处理流程
基站接收信号后的处理步骤:
- 信号解调与解码
- IMSI匹配用户数据库
- 流量计数器独立累加
运营商计费系统解析
计费网关通过CDR(呼叫详细记录)文件实现双卡计费分离,关键字段包括:
- MSISDN(手机号码)
- 数据会话开始/结束时间戳
- 流量消耗字节数
从物理层的SIM卡识别到应用层的协议封装,电信系统通过多层标识符和专用信道保障主副卡数据的独立传输。运营商基于完善的计费体系,最终实现精准的流量管理与服务区分。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76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