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
e支付合约机通过预装金融应用与硬件绑定推广,其隐私条款要求用户授权包括通讯录、位置信息、设备识别码等敏感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装机量突破500万台后,用户投诉量同比激增300%。
数据收集范围
争议核心集中在以下数据采集行为:
- 持续收集GPS定位数据(每15分钟更新)
- 强制同步通讯录与通话记录
- 生物特征数据存储于境外服务器
数据类型 | 采集频率 |
---|---|
位置信息 | 96次/日 |
应用使用记录 | 实时监控 |
权限默认开启争议
设备激活时自动开启12项隐私权限,包括:
- 摄像头调用权限
- 麦克风访问权限
- 短信内容读取权限
第三方数据共享风险
用户协议第8.3条显示,数据将共享给关联的广告合作伙伴。2023年12月检测发现,设备向3个未披露域名发送加密数据包。
用户权益保障缺失
数据删除请求平均处理周期达45天,且未提供本地化数据存储选项。约67%的用户表示无法理解长达2万字的隐私条款。
结论与建议
亟需建立设备级隐私保护标准,强制要求数据采集明示同意。建议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并将核心数据存储纳入本地合规体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79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