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藏条款的”免流量”
运营商常以”免流量”作为卖点,却在活动说明中设置多重限制条款。例如某套餐标注”视频APP免流”,但细则要求:
- 仅限标清视频播放
- 广告与弹幕消耗通用流量
- 每日前2GB享受免流
二、使用限制暗设门槛
多数免流服务存在隐形使用边界:
- 终端设备限制(如不支持5G网络)
- 时间段限制(夜间免流额度减半)
- 定向应用版本要求(仅限官方原版APP)
三、自动续费的隐蔽扣费
优惠套餐常默认勾选自动续费,用户需注意:
套餐类型 | 首月资费 | 次月起资费 |
---|---|---|
体验版 | 9元 | 39元 |
尊享版 | 0元 | 59元 |
四、宣传与实际不符
运营商宣传页面常使用特大字体突出”免流量”,却将关键限制条款用浅色小字标注在页面底部,形成视觉误导。
五、用户维权取证难
当发生消费争议时,运营商常以”用户未仔细阅读条款”为由推诿,而电子协议中的关键条款往往缺乏显著提示。
消费者在选择免流量套餐时,应重点核查使用范围、有效期和资费变更条款,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保存协议截图,必要时向通信管理局投诉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84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