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通信的起源与挑战
上古世纪,人类通过观察星辰轨迹与自然能量波动,首次意识到时空传递信息的可能性。能量衰减、维度错位与信息失真成为主要障碍。早期巫师尝试用图腾和声波传递信号,但仅能实现短距离通信。
上古电信的核心技术:能量共振
通过研究地脉能量与天体共振频率,上古学者发现特定频率的“灵能波”可穿透时空屏障。关键技术包括:
- 地脉水晶阵列:采集并放大自然能量
- 共振符文:将信息编码为能量频率
- 星象校准器:利用星座定位确保传输方向
时空枢纽的构建与运作
大型通信网络依赖“时空枢纽”——由黑曜石与秘银打造的环形装置。其运作流程为:
- 信息通过符文转化为灵能脉冲
- 枢纽中心生成微型虫洞隧道
- 脉冲经虫洞投射至目标时空坐标
传输距离 | 能量消耗(单位:灵能) |
---|---|
同一维度 | 50 |
跨维度 | 200+ |
信息加密:符文与星象的结合
为防止信息被时空裂隙中的未知存在截获,上古文明开发了动态符文加密术。加密密钥每日根据星象位置变化,接收方需同步解算黄道十二宫轨迹才能破译内容。
跨越维度的通信实践
据《太古编年史》记载,成功案例包括:
- 预警公元前1.2万年的陨石撞击事件
- 跨维度传递农业技术至平行时空
- 实时监测九大元素位面的能量平衡
上古电信体系通过能量共振与时空拓扑学,实现了超越时代的通信技术。尽管现代科学尚未完全解析其原理,但其中的多维坐标定位和动态加密思想,仍为当代量子通信研究提供启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90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