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不透明与隐性收费
中国电信5G套餐在宣传时往往强调”月租仅需一顿外卖钱”的低价策略,但用户实际办理后发现存在多项附加费用。例如部分套餐标注”长期有效”,实则部分流量包仅限2年有效期,更有用户在未明确知情的情况下被扣除视频彩铃、5G升级会员包等增值服务费。
运营商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广的大流量套餐,虽标榜29元/月包含100GB流量,却隐藏着区域限制条款:70%流量仅限省内使用,跨省可能触发额外资费。这种定价策略导致用户实际支出远超预期。
二、套餐升级陷阱
线下营业厅存在诱导升级现象,工作人员常以”免费升级”或”资费不变”为由说服用户变更套餐,实际却捆绑违约金条款。有用户反映升级后需支付800元违约金,且月租费从129元上涨至149元。
- 口头承诺与书面合同不符
- 副卡/宽带绑定强制升级
- 违约金条款未明确告知
三、流量计费争议
用户普遍反映对4G/5G流量计费规则存在认知偏差。电信将4G和5G流量独立计费,即使使用5G手机的用户在信号不佳时切换至4G网络,也会产生额外费用。有用户30GB的5G流量包因4G网络使用导致超额扣费。
四、服务质量矛盾
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客服常以”签字即默认”为由推卸责任,要求用户自行取证。宽带安装人员对套餐内容不熟悉,导致错误绑定服务项目的情况频发。部分区域网络质量下降后,运营商建议用户通过付费升级解决信号问题。
争议解决建议
- 办理时要求书面确认资费明细
- 定期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账单构成
- 警惕”免费升级”等营销话术
- 留存业务办理录音证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92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