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密度过高
深圳地铁日均客流量超800万人次,高峰时段特定站点用户密度可达每平方米3人。大量用户同时接入基站时,网络带宽被过度分割。
时段 | 用户密度(人/㎡) |
---|---|
早高峰 | 2.8 |
晚高峰 | 3.1 |
基站覆盖不足
地下空间信号覆盖存在技术难点,隧道区间存在多个信号盲区。据实测数据显示:
- 30%换乘通道无4G+信号
- 15%车厢区域信号强度低于-95dBm
设备老化问题
既有通信设备服役周期已达5-8年,主要问题包括:
- RRU设备散热能力下降
- 光纤传输损耗增加20%
- 电源模块故障率升高
信号干扰因素
地铁环境存在多重干扰源:
- 列车牵引系统电磁辐射
- 金属屏蔽效应导致信号衰减
- 多运营商频段重叠
运营商优化不足
网络优化存在周期性盲点,具体表现为:
- 小区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
- 载波聚合未全面启用
- QoS策略未按场景优化
解决网络卡顿需多维度协同:建议实施分布式天线改造,加快5G-A设备更替,建立动态容量调度机制,并加强多运营商协同优化。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