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诈骗案件激增
2023年重庆市反诈中心数据显示,涉及虚拟电销卡的诈骗案件同比上涨67%,受害者多为中老年群体。诈骗分子通过批量购买未实名虚拟号码实施以下行为:
- 冒充金融机构推销虚假理财产品
- 伪装政府人员催缴所谓”罚款”
- 虚构电商平台退货诈骗
虚拟电销卡的技术漏洞
运营商为中小企业推出的电销卡套餐存在三大安全隐患:
- 批量开卡审核机制不严
- 动态IP分配规避定位
- 通话记录云端存储缺失
类型 | 占比 |
---|---|
虚拟运营商号段 | 58% |
物联网卡 | 23% |
境外改号 | 19% |
黑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调查发现犯罪团伙形成完整生态链,包含:
- 卡商批量办理企业电销卡
- 技术组开发自动拨号系统
- 数据贩子倒卖公民信息
监管体系存在的盲区
现行监管机制存在三方面缺陷:
- 跨省协同监管机制缺失
- 企业用卡备案制度形同虚设
- 电子证据固定难度较大
防范与治理建议
专家建议建立多维治理体系:
- 推行电销卡实名穿透制度
- 建立运营商异常通话熔断机制
- 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流向监控
治理虚拟电销卡诈骗需要构建运营商、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的协同机制,同时提升公众防骗意识,从技术防范和制度监管双重维度筑牢安全防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56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