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监管
-
手机虚拟靓号究竟从何而来?背后产业链如何运作?
手机虚拟靓号产业依托运营商资源与技术手段形成完整链条,通过分级销售和饥饿营销获取高额溢价,但存在法律模糊地带与监管挑战。行业亟需建立合规的数字身份交易体系。
-
手机虚拟靓号产业链揭秘:号码交易平台与盈利模式探源
本文深度解析手机虚拟靓号产业链的运作机制,揭示从号码分类、交易平台到灰色盈利模式的全链条生态,结合监管动态探讨行业未来转型方向。
-
手机店高价靓号频现,巨额利润源头何在?
手机靓号市场通过运营商分级管理、代理商转售、号贩子炒作形成完整利益链,特殊号码溢价可达10倍以上。运营商通过预存话费政策规避监管,代理商与号贩子分享高额利润,现行法规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约束灰色交易。
-
成都联通靓号高价收购背后,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成都联通靓号高价收购事件引发公众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行业现状、法律困境及维权路径,揭示运营商通过预存话费、终身低消等隐性手段规避监管的本质,并提出建立号码资源公示制度、限定协议期限等五大监管建议。
-
徐州联通靓号0909为何引发用户热议?
徐州联通单方面将0909尾号认定为靓号并绑定长期合约,用户因不知情条款面临高额违约金。事件折射出电信行业合约透明性缺失与监管滞后,2025年新规实施后亟待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
-
广电靓号绑定15年低消套餐,用户权益如何保障?
本文分析了广电15年低消套餐的用户权益保障机制,从政策背景、法定权益、争议焦点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提出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完善用户申诉渠道等建议,为长期合约用户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参考路径。
-
广电靓号突然停选?用户选择权是否受限?
2025年广电靓号突然停选事件引发公众对电信服务选择权的质疑,本文通过分析协议陷阱、系统停机、维权困境等维度,揭示用户权益受损的制度性缺陷与法律争议。
-
广电靓号审批单位归属何部门?谁来主管具体流程?
本文系统解析了广电靓号审批的部门归属与流程管理,明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筹职责,详述三级审批机制的实施路径,并梳理申请资质核心要求与办理周期。
-
天津联通靓号疑遭内部截留 用户投诉难寻选号渠道促监管问责
天津联通用户反映优质号码资源疑遭内部截留,正规渠道查询无果而第三方平台溢价转售现象频现。事件暴露运营商号码分配机制不透明、用户投诉渠道不畅及监管缺失等问题,亟需建立多方监督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
-
天价手机号:数字玄机引爆豪门风云与逆袭迷局
从百万级手机号码拍卖到地下炒号产业链,本文揭示数字迷信如何催生特殊经济现象,解析豪门争夺背后的文化密码与监管困局。